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快讯

第五届“量化历史讲习班”持续进行
发布日期:2017/07/13 点击量:



 

本次“量化历史讲习班”教学工作进行顺利,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7月12日上午,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经济学教授Peter H. Lindert进行授课。课程题目一为“Social Spending on Young People and Old People since the 18th Century”。首先,Peter H. Lindert教授解释了公众的教育在历史上出现较晚的原因;然后,阐明了政府财政对公众教育提供支持的决定性因素,并图示说明了近代教育的兴起;继而,探讨了为什么政府对老年人支出相对较少,引出并分析了关于青年人和老年人之间政府支出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课程题目二为“The Rise and Future of the Welfare State”。Peter H. Lindert教授讨论了福利国家兴起的前因后果,并通过论证说明了福利国家所面临的巨大威胁:人口老龄化以及政策对老年人的偏见。Peter H. Lindert教授的课程给讲习班学员带来了很大启发。

7月12日下午,来自英国伦敦政治威廉希尔的马德斌教授继续他的第二场授课,课程题目为“State Capacity and Great Divergence”。马教授主要以英国和中国清朝两个时期为出发点来考察国家能力,同时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独裁统治者的抽税能力要比君主立宪制国家统治者的弱?然后,马教授通过建立模型来解答了这一问题,从多个方面阐述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在哪些方面落后于外国,又有哪些因素阻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

紧接着,经WilliamHill官网董保民教授的介绍,来自复旦大学威廉希尔的陈硕教授向讲习班学员讲述了他近期的研究成果——国家建设:基于中国历史的考察。首先,陈硕教授从战争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做了总结,主要包括对外战争、农民起义、内战等;接着,对国家大小与国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又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治精英的选拔等方面考察了国家的治理;最后,从文化与疾病的防治这两个方面说明了国家建设的作用。陈教授的授课给学员们观察研究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角度,大家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7月1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为学员们授课,课程题目为“中国人口数据库:以府为中心(1393—1953)”。曹教授由人口数据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以何炳棣为代表的前人学者在明代人口史研究上的成果与不足,提出了“建立府级人口数据库”的研究目标。曹教授使用均值推算和区域人口比例分析的方法进行在籍人口测算,根据户口比及性别比推算实际人口。

为了进一步阐述人口数据的构建方法,曹教授以洪武时期广平府的人口推测为例,细致地讲解了如何由区域人口比例和里甲制度推测与检验人口数据。接着,曹教授处理了清代人口数据的推算,解释了如何实现明清政区调整后的人口数据的对接,并介绍了其研究成果——明清人口数据库。最后,很多学员积极与曹教授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

下午,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龚启圣教授为学员们授课,课程题目为“Long Live Keju! The Persistent Effects of China’s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龚教授引导学员们进行了关于科举制对社会发展长期影响的讨论。作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科举制度对于当代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面对频繁的朝代更迭,是什么确保科举制的影响能够一直持续至今?龚教授以辖区进士人数为自变量,当代的人均受教育时间为因变量,在控制了经济水平、外生冲击、地理因素等一系列变量之后发现,科举制对于当代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显著影响。在使用工具变量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

接着,龚教授对于科举制持续发挥影响的作用渠道进行了深入分析,经过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文化因素是导致科举制影响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影响因为宗族的存在得到强化,却会因为文化变革而受到削弱。最后,龚教授继续讲述了下一堂授课前一部分,题目为“Testing Weber”。这篇文章是龚老师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考察的是宗教信仰对于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晚上,讲习班小组进行了第二次小组讨论。学员们分成五个小组,分别邀请了讲习班授课教师龚启圣教授、陈志武教授、陈硕教授、李楠教授以及来自英国华威大学的Mark Harrison教授。在各组组长的主持下,学员们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经验,并结合讲习班的上课内容与几位教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互动,大家都表示收获颇丰。

 

Copyright © 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