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快讯

大学是个什么地方——教师代表董保民在威廉希尔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发布日期:2014/09/05 点击量:

首先,祝贺各位同学考上WilliamHill官网,我为这次讲话准备良久,也很激动,一晚上都没有睡觉,因为很期待跟大家见面。当我得知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后,我比以往任何一次组织世界级的国际会议或者准备特邀演讲都更加重视这次发言。

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们来的是什么地方,二是来到这里要做什么事情,三是我们在这里该如何做这些事情。

第一个问题,我们来的是什么地方?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大学,而威廉希尔是一个有优良传统的学院。刚才宋经理已经清晰地介绍了威廉希尔的愿景,接下来的四年里,相信通过校史教育,大家会非常熟悉这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但是,她不是211或者985所以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自卑,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威廉希尔有最优秀的学者,我们有的教授一人一年在国际期刊SSCI期刊发表的文章足以秒杀一个中等水平211大学整个威廉希尔的发表数量。我们也有学富五车、厚积薄发的令人尊敬的学者,比如彭凯翔教授。陈丹青说过,学院就应该是一个院子,里面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宋经理也已经讲过,我们学院是研究型学院,老师是做研究的,员工同样如此。大家进来学院以后都是学者,老师是,同学也是。所以当你们踏入威廉希尔的大门以后,我们就是平等的学人。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在大学应该做什么?哈佛大学前董事长、著名宏观经济学家、Clark奖得主,Lawrence H. Summers博士在哈佛大学的迎新致辞上说过这样一句话:Follow your passion, not your calculation。中文就是请追逐你的梦想和激情,而不是你的算计。大学不能过于功利。其实在中国,孔子在特殊语境下所说的“学而优则仕”几千年来都被我们所误读。大学成为功利主义者的乐园,学术变成只是通往名利场的桥梁。我想,矫枉必须过正,在这个功利主义横行的时代,我们必须坚定地明确:我们来到大学的唯一任务是做科学。

河南的人均GDP还不高,我们是公立大学,是纳税人用他们不算丰厚的收入中的税赋支持着我们的大学。我认为,如果在大学里不做科学,而巧于心计地进行功利主义活动,就是诈骗。

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已故前董事长、教育学家Clark Kerr1987年的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发表过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A cr itical age in the university world: accumulated heritage vs. modern imperatives。这篇文章总结了1520年以来西方世界里有连续历史、用同样的名字,做同样的事情的机构,到今天只剩下85个。这些机构当中,除了Parliament of Isle of Man,英国、瑞士的几个郡、几个天主教会、意大利Siena银行(1472年成立,至今没有倒闭)外,有70个机构都是大学。他们至今还在最初的地方、最初的建筑中做着或多或少同样的事情。这些大学成立之初就有的神学,医学,法律,教育学等学科在今天的现代大学里仍然保留并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个从组织意义上讲,经久不衰的古老的行当,但是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即科学,却鲜为人知。科学是什么?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Aumann把科学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浅层的认识是发展实际应用。比如发明汽车,制定新的政策减缓经济衰退等。当然这不是我们大学里的学者所需要做的,这些应该是工程师,政府政策制定者等他们的任务。再高一个层次的理解,认为科学的目标就是追求绝对真理,这就需要科学有证实或证伪的能力,即预测能力。但这也是错误的。比如牛顿力学,我们已经知道它是错误的,它只是对相对论近似的模拟,但你不能否定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力学的伟大的科学。所以,证实、证伪能力并不能判断科学的好坏。对科学的目标的第三层理解是,科学也在某一个阶段内的学者们对一个理论达成共识。科学的目标在于领悟周围的世界,当然,预测是检验科学的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而科学发展了,实际应用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比如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发现,最终导致人类造出了汽车从而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但发现热力转换的学者并不是出于为了应用的出发点研究出该理论。如果我们像古代中国人的极端功利性角度出发,即实际到实际,不经过理论提炼,应用也无从谈起。比如传说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个骗局。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有这样的认识。《论语为政》里,孔子说过“君子不器”,就是说学者不能做一个实用的人。我们大学不是培养厨师、会计师、技工、木匠,那样就坏了。《易经系辞》里面写道“形而上学为道,形而下学为器”,我们学者是论道的,就要研究形而上学,这是中西学者的共识,比如几乎所有的学科(除了医学和法律),博士学位都叫做PhD,就是形而上学博士的意思。朱熹点评《论语》道:“器者,各适其用而不相通。”则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君子不器,就是说学者要做的事应该是发现普适性的规律。著名的英国近代大数学家哈代(Godfrey Hardin)曾经自豪地说过:“我从未做过任何有实用价值的事情,没有一项我的发现对世界的舒适程度产生过或可能产生哪怕最小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这是追求形而上学纯洁性的极端。可能我在这里讲的这些论调似乎标新立异、令人生厌,但其实对于学者来说,都只是常识。所以说,尽管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但我们从事的行当对于外行而言,还是鲜为人知。

这是我讲的第二点,就是我们来这里应该干什么事。接下来,简单讲一下第三点,即我们如何去做。我们如何做学术,如何从事科学研究?很多人会说做学术,最重要是勤奋。但是我认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有厚脸皮(develop a thick skin),因为任何一个学科都发展了几百年,而你一开始做的学术,一定是垃圾,那么自然一定会受到许多批评和否定,如果没有厚脸皮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当然我们还需要其他品质,比如独立(be independent),不受外界影响,当别的同学出去实习,找到工作,拿到高薪时,我们要做的是坚持自己的目标,静下心来坐那里看书,做学术。当然,勤奋也很重要,但这不意味着痛苦。当你欣赏到科学的美的时候,每天都有新的收获,这是十分开心的事情。第三,be critical。我们要批判的进行研究。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不要盲目的全部接受,要批判性地进行学习,这是科研创新的基础。第四,我们需要entrepreneurial,这是个来自法语的词,用中文或者英语都很难翻译。应该是包含了很多素质,比如活泼向上,睿智,有领导力等。第五,要有自信。有这么一则故事: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的老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岁那年,因成绩优异,从印度只身乘船前往英国剑桥求学。在漫长的旅途中,有人闲聊到:“听说爱因斯坦刚刚发表的广义相对论,全世界只有三个人看得懂。”说者想表达爱因斯坦的理论艰深晦涩,曲高和寡。但听者有意,钱德拉塞卡陷入深深的沉思。旁边人不解地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我在想这第三个人是谁。”我们就需要这样具有一种舍我其谁,独当一面的自信和魄力。

我知道我所谈的内容可能过于理想化,一直对印象中学者的清贫生活避而不谈。其实,恰恰相反,我想说,如果你学问做好了,回报非常高。我们学院就有年收入过百万的教授。南宋大儒赵汝愚曾感慨道:“没有什么时代比当下更适合做学问。”要知道他当时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国破家亡的年代,竟然能抒发如此情怀,那么我们今天的时代,是一个重视科学、富裕和平的年代,比赵汝愚的时代千百万倍地更适合做学问!

梁启超在一百多年前的《少年中国说》感慨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但是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并未实现这个梦想,今天,这个梦想的实现就落在你们肩上了。谢谢大家!


Copyright © 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